江南真人app免费下载江南真人app免费下载江南真人app免费下载11月的厦门,阳光洒满鹭岛,辉耀苍穹,普照大地。“建处三十多年来,厦门航标处坚持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已完成总体布局,向着落地生根、持久发展,更好服务厦门及闽中南沿海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迈进。放眼未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相关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联动,汇聚成推动厦门航标科学发展的综合优势,献礼祖国70华诞!”11月18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航标处处长项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样的信心,源自已经取得的实绩。今年以来,厦门航标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为民服务解难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福建省最高等级航道项目湄洲湾航道三期、金门供水工程等项目的助航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建设湄洲湾E航海示范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迈向纵深;完成厦门新机场运输航道工程之航标工程中的最后一批灯浮的抛设、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智能厦门港建设,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激流勇进……
浩淼沧茫歌万里,扬帆江海济同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光荣与梦想汇聚起厦门航标磅礴的发展力量,使命与担当激励起厦门航标人新时代的远航。
福建,江海交汇。千帆竞发,船行如歌,催生了一片沿海开放的热土。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厦门航标人深刻洞察、主动融入的力量。
今日的湄洲湾沿岸,开放发展步履铿锵,福建省投资最大、等级最高的航道项目——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建设激战犹酣。
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总投资30亿元,建设落成后主航道等级将提升至40万吨,成为福建通航等级最高、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深水航道,对于提升福建省港口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如此重任,如何发挥航标专业优势,为港航经济发展“铺路架桥”?
“目标越远大,责任越重大。挑战越严峻,越要迎难而上。”采访期间,厦门航标处党委书记林璟芳这样说。
按照该工程总体设计和建设施工预划安排,湄洲湾内近40座航标将重新调设并作为该工程建设施工的最后一环。航标的合理设置、高效施工不仅影响着湄洲湾内船舶的通航安全,更决定了该工程能否按照福建省总体部署顺利竣工投产使用。
面对新挑战,厦门航标处从源头入手,精准发力,于1月29日召集港口航道、海事引航以及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对该工程所涉航标进行逐一确认,对因航道建设调整、码头泊位建设的航标实施再次调整,建立相关单位定期联络机制、明确航标调整通航安全事项,且对外正式发布航标调整公告——湄洲湾航道三期航标工程调整实施方案正式形成、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承上启下,制度层面建立起了一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思想一致、认识一致、步调一致。在此基础上,绘就了一张确保服务有效的时间表、路线图,吹响了服务重点工程建设的集结号——
今年以来,该处充分调用整合湄洲湾、厦门、漳州保养基地各类资源,实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制度,横向衔接、纵向联动,全力做好灯器调试、灯浮喷涂、遥测安装、船舶调整等细化事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厦门航标处还提前梳理海上航标作业特点,科学拟定辖区航标作业方案,在保障该工程按计划推进的同时,克服航标作业用船紧缺、海上天气恶劣等困难,合理安排“海巡1630”轮、“海巡16301”轮的任务分工。4月19日,随着湄洲湾710号灯浮更名完毕,湄洲湾航道三期34座航标全部完成。
“致力非凡之事,定有非凡之精神。开好新局,必有新的状态。”项鹭表示,迈进新时代,厦门航标处形成对发展方位的准确判断,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坚定不移履行航海保障职责、保障辖区船舶通航安全,在新时代的时间坐标中创造不朽的业绩。
时间拉回到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翔安沿海登陆。一时间,疾风骤雨、骇浪滔天,大树拦腰伏地,海水肆虐破堤。
抗台一线,厦门航标人从未缺席。他们24小时值守,彻夜奋战。台风登陆期间,基层党政领导奋战在一线,亲自登上灯塔灯笼值守;船舶开动主机,高度警戒,对抗台风……
这是厦门航标处攻坚克难,讲求实干,勇于担当的缩影。2018年以来,厦门航标处坚持以航海保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启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新征程。
2018年,厦门航标处完成东渡航标码头加固工程;完成漳州航标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手续、土地证办理、招标工作和开工许可证办理工作,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湄洲湾保养车间自动化升级改造已完成验收并投入试运营;完成鹅冠角、大屿南灯桩改建工作;推进刘五店厦门航标基地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为提升辖区航标效能,2018年以来,该处着力提升完成福建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航标效能验收;完成厦门航标处辖区水域航标效能总体评估工作;完成辖区航标技术测定和航标维护质量大检查工作;新增抛设5座测试杆标,开展杆标跟踪试验,做好杆标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完成可视化的(厦门港)助航指南课题项目。
去年8月,两岸举行通水仪式,标志着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梦想终于实现。为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营,厦门航标处勇立潮头,发出两岸重点工程航标最强音。
自工程签约以来,厦门航标处突破瓶颈,迎难而上,主动联系泉州海事局、福建晋金供水有限公司和金门水厂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谈供水管道附属航标设置及后续维护相关工作。
为第一时间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开展,在收到上级部门批复后,厦门航标处积极行动、连续作战,最终顺利完成晋金供水工程2座AIS航标及4座灯浮标的安装和抛设,在两岸共建共享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瞄准问题、补足短板,厦门航标处扬鞭奋蹄,向创新要效益,收获了不竭的增长动力。
近年来,厦门航标处成立了以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邵进兴为首的“创新工作室”,创新动能在“最后一公里”迸发。
在工作室的带领下,厦门航标处开展了一系列科技课题研究。包括《IMO、IALA和IHO等国际组织E航海相关国际标准跟踪》《国内外E航海工程建设经验对台湾海峡E航海建设的启示》等,其中,《航标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与综合服务一体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因在各项科技课题研究上的成绩,部局邀请厦门航标处配合完成福建沿海E-航海示范建设工程工可审查江南真人入口。
在实际应用上,厦门航标处完成了DLP信息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在已有科研成果基础上,集成了航标遥测、业务运行、基础数据、AIS船舶数据、视频巡检、船舶CCTV、塔站CCTV、AIS台站监测等数据获取和积累,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将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应用到航标主业,让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续航。
同时,厦门航标处加快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2018年7月1日起,移动平台管理系统多个业务模块正式运行,目前已取得移动管理平台四个软件著作权登记。通过移动管理平台项目的实施,厦门航标处提升了航标数据共享和处理能力,推动了智能处置能力升级。
“航标事业是一项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基础性、专业性、服务性的事业,需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踏踏实实地前进,默默无闻地付出。厦门航标处将坚决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坚持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巩固信息化建设领先优势;坚持改革攻坚,增强航海保障事业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单位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拉长补短,筑牢航标主业基层基础。”林璟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