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时代大潮奋楫前行——记习同代表委员共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计
第一条 “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设立,旨在为与中心密切合作的伙伴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学校)提供增值服务。
中心实验基地学校或参加3个(含)以上重点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综合确定)的学校,为AAA级成员。
参加2个(含)以上重点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综合确定)的学校,为AA级成员。
参加1个(含)以上重点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综合确定)的学校,为A级成员。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简称“规建中心”)是教育部直属正司级事业单位。规建中心围绕教育部党组中心工作,以服务教育改革创新为使命,支持和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23年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非事业编制)
以天津体育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例,其诞生就颇具“体育”特色。天津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洪介绍,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速度迅猛,预计到2035年我国的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其主要业态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从赛事来看,高附加值的体育赛事品类被资本争相开发,但关于“赛事IP价值评估”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却很少;从营销来看,广告投放中体育营销比重越来越大,但关于“体育品牌营销”的数据评价模型研究不深,体育广告投放没有权威科学依据;从用户来看,马拉松、自行车等社群运动方兴未艾,但关于用户的社群价值评估与用户量化指标还无法精确显示。此外,专业的运动训练大数据分析范式、对众多细分赛事的大数据分析研究都处于缺位状态。
与此同时,服务地方发展战略的新专业也比较普遍。在中部省份的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众多高校今年都增设了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工程专业。这主要是为了填补省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中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当然,即便都是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也有区别。例如,作为一所以农业类专业为主的高校,湖南农业大学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农业生产的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人才,以满足湖南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
近期,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结合“双一流”建设,围绕急需领域,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量子科技、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医学攻关、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进行重点支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互联网行业生态和媒体发展格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将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创新,着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信息系统宏观视野,适应未来融媒时代演进和变革环境,知识、能力、素养能够符合新闻传播、舆情应对、网络与新媒体新业态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鹏这样解析新增新闻学专业与传统新闻学专业的不同。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是我国当前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养老服务应用型专业人才短缺是当前制约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大城市尤为突出。以天津为例,“十四五”期间,天津将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培养培训3万名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发展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专业化为老志愿服务。
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天津理工大学开设老年学本科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了解老年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老年政策法规,能在民政、社保、卫生健康等政府涉老部门、老年工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老龄产业相关企业等从事老龄政策研究、老龄管理与规划、老年社会服务与评估、老龄法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江南真人。
事实上,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培养服务人民的相关专业人才,一直是近年高校专业建设的题中之义:为解决幼儿教师严重缺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新增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天津科技大学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能够在食品科学、营养指导、营养评价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方面日益提升的需求,南昌师范学院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立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滨州医学院增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