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真人app免费下载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性、高效率、高质量     |      2025-03-22 02:14

  《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4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于 2010 年 9 月,是以甘肃机械电子职工大 学为基础,整合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两校资源,前 后具有 20 多年办学历史的一所高职院校。集多年的办学经验,我们认识到,随 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 要想在强校如林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特色就是学院的竞争优势。对此,我们一直在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一、学院专业设置总体情况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共设置机械工程系、现代制造工程

  2、系、电气工 程系、信管工程系等四个教学系,16 个专业。其中机械工程系下设有模具设计 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工 业设计、印刷技术等 6 个专业;现代制造工程系下设有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 修与管理、风能与动力技术等 3 个专业;电气工程系下设有自动化生产设备应 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 4 个专业;信管工程 系下设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 个专业;兰州校区开设有化工设备 维修技术专业。 二、优化专业结构、凸显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都应该有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专业,即“名牌专业”,让学 校的特色专业产生“品牌”效应,企业

  3、看重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又可将企业 的“品牌”战略应用于专业建设,其质量效应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源源不 断,用人单位纷至沓来。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 “特色专业、立足之本”信念,不盲目跟风, 不浮躁冒进,一心一意、挖掘专业深度,结合学院的办学历史和教学资源,按 照本地企业发展需要,依据专业调整的适应性、超前性、特色性等原则对专业建 设做出优化调整,构建专业群,推动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 1品牌专业:学院的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等三个专业, 在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 1986 年建校时就已经开设,经过二十余年的锤炼和打 造,已成为优势专业和核心专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计算

  江南真人入口

  4、机装配等三个专 业是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多年来精心打造并引以为强的品牌专业,会计电 算化专业是甘肃电子职工大学建校就开设的专业,已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 机电学院成立后,在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整合品牌专业、延伸拓 展、深化品牌专业的方式,集合了三校原有的专业优势,充分挖掘这些专业的 优势潜能,发挥特色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培养质量高,竞争能力强,已成 为甘肃省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的首选,品牌专业优势已经形成。 2特色专业:学院还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动向,以及天水作为甘肃省 老工业基地、关 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装备制造业相对发达的特点,挖掘已 有专业潜力,积极申报新专业,增强专业竞争力,

  5、高职专业已由原来的 6 个增 加到了现在的 16 个。改造原有专业,建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 造、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4 个骨干专业,申报了 5 个省级特色专业, 创建精品课程。我院“模具制造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 标、培养模式、人才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培养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方 面,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江南真人app免费下载、特色专业建设具体做法 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涉及学院建设和发展诸多方面系统工程, 建设的内容包括围绕特色的培育和形成,配置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做好相应的 教

  江南真人入口

  6、学管理工作,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 确,在保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特色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有明 显特色,同时制订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能体现课程特色、培养方法 的特色等。学院坚持“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 主旨,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推行“以项目为支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对 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增强了课程实用性,注重了技能培养。 积极构建“教学院长-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项目负责人-教学模块责任 人”五级教学责任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大

  7、教学模块的开发 力度,补充完善校本教材体系,先后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 出版社、中国邮电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正式出版我院主编的教材 20 多 部,自编模块化校本教材 54 部。其中数控铣工实训、电工电子两部教 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规划教材。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 才,实现从招生到就业的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培养能下得 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 “高技能”、“高素 质”的人才,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双高型”人才的关键。学院 要求专业教师都要逐步取得相应等级的技能证书,坚持抽调专业教师

  8、到生产第 一线脱产或兼职参加实践锻炼;经常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先 后选派 50 余人次赴北京、武汉、重庆、兰州等地参加全国和全省骨干教师培 训;学院坚持用实绩评价教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先后有 9 人被确定为专业 带头人,1 人被评为全国“职教名师”,1 人被评为全国“杰出校长”;学院创 新用人模式,以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引进 60 余名具有生产实践 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和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经过长期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结 构合理、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爱岗敬业,能基本适应学院发展要求的专兼职 教师队伍,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3实训建设是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急

  9、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既是用 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期望,也是各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缩短理论与实 践的距离,惟一的途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在实习、实训方面,中央财 政投资 400 万元,学院配套 300 万元建成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已经投入使 用;省上投入 800 万元,依托甘肃机电职教集团建设的机电类专业省级共享型 实训基地实训大楼已经竣工,实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10、 法改革;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 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数量 和质量是打造特色专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 条件。学院近几年加大对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的投入,新征土地 150 余 亩,新购 200 余台联想启天高配置电脑,建成 12 个多媒体教室,16 个教学机 房,新建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篮球馆、学生公寓等,改善各项基础设施的 配套条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馆藏书目数量、质量已接近评估要求,学院每 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类最新的纸

  11、质及电子书籍。努力为学生提供现 代化的学习和后勤服务条件,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与时俱进,培育更强特色专业 “最高明的竞争是避免竞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高质量、 有特色的教育永远是稀缺资源”。高职院校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致力于培育自 己的专业亮点和专业优势,以自己的亮点、优势打造学校品牌,提升自己的实 力,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 略。 今后,学院将对原有的特色专业按照高职的要求进一步做精做强之外,争 取在未来五年内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打造成 学院新的特色专业,并申报省级精品专业。按照“以装备制造业需要培养人 才,培养装备制造业需要的人才” 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并在原有的专业 基础之上新增一些相关专业,形成与地方行业职业群、技术群和岗位群相适应 的以机械和电子为特色品牌的专业集群。 目前,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处在发展上升的关键阶段。学院将按照 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深化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特色立校之路,促进规 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怎样有 利于提高质量、怎样有利于培育特色、怎样有利于学院发展”来创造性的开展 各项工作,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全省名校。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江南真人入口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